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大健康展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邮件订阅 ×

EME民族医药展会logo
民族医药展 现场图片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民族医药发展

时间: 2021-11-30

来源:羊城晚报,原题:《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民族医药发展》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马秀岩 通讯员 倪慧玲

11 月 30 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广东省教育厅、广东药科大学承办的 2021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广州举办。来自中国、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海内外专家,以 " 线上+线下 " 的方式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 聚焦传统医药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 "。

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指出,本次会议围绕中医药、传统药物质量评价方法与关键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未来发展趋势等专题进行学术研讨,旨在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会议现场

在会上,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朱章汉教授、泰国孔敬大学他那蓬 · 塔那通教授、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菲达斯 · 加玛鲁加曼博士等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 15 名专家发表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做了题为 " 中药质量标志物 - 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 的报告。他表示,2020 年新冠疫情以来,中医药的贡献和特点已经得到世界学者的认同。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世界医学领域,中医也是唯一能与西医并存的医学,在解决西医难题中,中医具有不可替代性。他指出,中医药体系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实践,是区别于西方化学、生物两大药物体系之外的。现在是唤醒沉睡的中药经典名方的时候。药品能不能做好,既要看医药科学工作者和医药院校,也要看企业,因为在创新研发过程中企业是主体,只有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才能够做出有疗效的产品。

刘昌孝院士作主旨报告

广西中医药大学邓家刚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 中国 - 东盟民族药研究与产品开发 ",他指出,相似的生态环境给东盟和中国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使中国跟东盟国家在药材交往方面变得频繁。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就传统的民族医药问题,建设了一系列的国际交流平台,包括中泰等 12 个国家和地区,充分体现了新的丝绸之路上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与东盟的传统医药的融合与共同发展,同时对我国国际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南方医科大学刘叔文教授带来了 " 新冠疫情背景下抗病毒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 " 的报告。" 在新冠开始的时候,一些老药也用在对抗新冠之上,但是疗效不佳。面对新冠疫情,我们急需研发一些特异性的抗病毒的药物。" 刘叔文教授针对病毒进入细胞的环节,研究了一系列多肽的药物,这样可以抑制新冠病毒进入到细胞里,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 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本国公民的健康水平,也要惠及其他国家人民。"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 · 阿达莫维奇说," 丝绸之路 " 产学研用各组织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带动未来国家间经济的发展。"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目前最重要的课题将集中在防止传染病感染上。" 他表示,只有联合所有能够联合的力量才能共同预防和治疗这些传染性疾病,并最终学会如何对待这种流行病的爆发,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同时保障人民不会因为重病而丧失劳动能力。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认为,本次会议的举办将有利于推进中国和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在前沿科技领域展开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形成中外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end

2023粤港澳大湾区民族医药产业博览会

活动主题:振兴民族医药 服务湾区发展

2023.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同期举办: 第31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CO-LOCATED EVENT: The 31th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