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大健康展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邮件订阅 ×

EME民族医药展会logo
民族医药展 现场图片

重磅文件发布,利好中医药

时间: 2020-11-03

来源:网易号/医械之栈,原题:重磅文件发布,利好中医药

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共60条,全文超过2万字,其中有两条涉及医药健康领域,分别是第46条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第47条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条中,部分与医药行业有紧密的联系,要重点关注以下信息: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规划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近些年来,大力发展中医药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很高,效果也很显著。可以从各省公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参与率、有效率看出:

宁夏中医药新冠肺炎治疗参与率98.6%;陕西省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率达93.1%;广东省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占93.54%,有效率达89%;北京市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超过87%;福建省中医药参与率为96.2%;山东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率达94.4%,危重型全部应用;四川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参与率达90%……

在此影响下,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增长显著。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甘肃省出口中药材332吨、货值14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2.2倍;出口中式成药120吨、货值21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6.2%和89.7%。

此外,在2020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已被明确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再次强调了中医药对于民生的重要地位,也为今年的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

而本次“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进入十四五规划,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在医疗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

分级诊疗

文件显示,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

资料显示,实现合理的分级诊疗秩序,是新医改以来中央着重要解决的医改难题,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而言,“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

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1~9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61.4亿,同比提高3.1%。医院(包括三级二级)26.3亿人次,同比提高5.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8亿人次,同比提高1.5%。基层的增幅远小于医院的增幅。

一定程度上,因为“缺医少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硬伤,基层医疗机构和龙头医院之间的医疗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患者依然会首诊选择龙头医院。随着机制理顺,分级诊疗的进一步落地,医药企业药品耗材的采购方式、支付、用药、管理方式都会迎来改变。

继续推进全国集采

十四五规划明确,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设备。

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于本月正式执行,55种药品、191个产品中选,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药品品种,平均降价53%。以化疗用药卡培他滨为例,药品由原来的每片15元降至3元多。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钟东波对央视新闻表示:通过两年的摸索,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包括集采规则、配套政策、工作机制的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我们现在也正在巩固完善这套政策体系,尽快形成全国可推广的制度体系。有了这个制度体系后,下一步可以加快集采的进程。

据悉,在国家层面,一方面要常态化开展国家集采药品,按照一定数量和金额来设定标准,达到标准的话,就启动新一批的集采,大概一年两批左右。随后还会进一步拓宽集采范围和条件,加快推进集采步伐。

在地方层面,会指导各省,包括一些较大的城市,积极按照国家形成的这套政策规范来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希望到2022年底,这些临床采购金额占比较大,适合集采的重点药品都能够纳入集采范围。

从三批集采的品种和最终实施情况来看,全国集中采购的最大目的是探索药价的形成机制,最终形成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从而优化医保支付结构,降低医疗机构的药占比,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腾出空间。

对相关药企来说,带量采购可以显著降低药品进入医院的成本,以量换价,用规模效应降低了药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与此同时,由于药企经过激烈杀价才能中标,在价格断崖下降后,相应品种的市场规模会急剧缩减。

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中选还是未中选,在之后药品的采购环节中,带量采购中标价将成为重要参考价格,形成强势的价格联动,这对整个医药行业的产品市场格局带来较大的洗牌效应。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2023粤港澳大湾区民族医药产业博览会

活动主题:振兴民族医药 服务湾区发展

2023.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同期举办: 第31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CO-LOCATED EVENT: The 31th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3


  • 民族医药特色展区

    藏药、蒙药、傣药、彝药、畬药、维药、壮药、苗药、瑶药、权威民族医药医院、中华医药老字号、民族医药专利产品、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国医大师及全国名医专家工作室、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医药学术流派、民族医药大学等;
  • 中药饮片
    药膳食疗展区

    中药饮片/饮品、民族药材、滋补养生中药材、中药保健品、养生食材、药食同源产品、食疗药膳产品、中药营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中药配方颗粒等;
  • 特色疗法
    保健产品展区

    针灸、拔罐、刮痧、精油、牵引床、熏蒸、药浴产品、膏贴、美容瘦身护肤产品及疗法、理疗、艾灸及制品、养生馆、艾灸馆、推拿针灸店、慢病调理、产后恢复、辟谷、非物质文化遗产、超声波疗法、低温疗法、压力疗法等诊疗仪及配套设备等;
  • 器械设备展区

    民族医药治疗器械、各种民族医药器具、民族医药理疗器械、民族医药养生器械、民族医药护理器械等;
  • 养生慢病管理展区

    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生活护理、老年居家用品、老年保健养生产品、老年健身产品、心血管、呼吸、糖尿病、高慢病、早期筛查、基因检测等;
  • 智慧健康产品展区

    健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健康监测、养生调理、跟踪管理、健康体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健康服务产品、健康识别系统、智能体检系统、经络健康辨识仪、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智能硬件类等。
  • 科研成果转化区

    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原型、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民族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及应用、民族医药按摩机器人、民族医药脱发再生技术、民族医药经验传承平台、民族医药医案智能采集系统、民族医药脉诊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