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大健康展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邮件订阅 ×

EME民族医药展会logo
民族医药展 现场图片

深度参与抗疫,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时间: 2020-09-28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原题:深度参与抗疫,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大疫,可以说,中医经受住了这场百年大考。”9月17日,在2020南京医药生命健康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说。

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清肺排毒汤……这些药方不仅是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给出的答案,也是中医药传承的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医药参与了91.86%确诊病例的救治

回顾历史,中国曾发生数百次疫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共发生四次大规模疫情,四次抗疫中,都有中医药身影,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作用尤甚。

仝小林院士表示,中医药全面而深刻地参与了新冠肺炎抗疫工作。截至3月30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累计74886例,占比91.86%。

中医认为,疫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定性,新冠病毒适宜的温度在5℃—11℃,湿度在47%—79%,即湿冷的气候条件,临床特征符合中医寒湿之象。因此,新冠肺炎疫情被中医归为“寒湿疫”。

仝小林说,如果将新冠病毒比做种子,西医是破坏这颗种子,而中医则是通过调理身体状态,破坏种子生存的土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根据新冠病毒嗜寒湿等特征,仝小林提出了“逆嗜而治”,发明了武汉抗疫1号方,并被纳入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六、七、八、九版。

从2月3日至3月2日,武汉发放72.3万副寒湿疫方,救治5万余人次。寒湿疫方加社区隔离再加互联网专家诊断,形成了中医救治的“武昌模式”。

中医不仅在救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开展了覆盖新冠肺炎防治全过程的临床研究。研究发现,中药干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死亡风险降低超80%,降低复阳率超10%,降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患者转重率超6%。除此之外,中医药与西药的配合使用,可能对改善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抗感染药物使用率有一定作用。

中医药对未来社会也有重要作用

在其他一些国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中,中医药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向意大利、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中成药、饮片、针灸针等药品和器械,并选派中医师前往有关国家支援抗疫。

今年2月底,匈牙利的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匈牙利卫生部补充医学工作委员会主任艾瑞·阿扬道克表示:“相信中医药会在匈牙利抗击疫情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医药和西医药可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

谈及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医药发展的启示,仝小林表示,要加强突发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健全中医药应急响应与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协调的中西药协同应急救治体制。

除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对我国未来社会也有着重要作用。21世纪,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正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老年人更是这些疾病的高发群体。仝小林表示,西医重视靶点,中医重视整体、调理,老年人易患上多种疾病,中医的特点对于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具有更大优势。我国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老年人口不断增加,需要加强科研攻关,坚定中医文化自信,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重大传染病中的主流作用,不断推进中医理论创新。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去年召开的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症等中医病症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在欧洲,中医师、针灸师就有12万人之多。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中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有30万—50万人。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2023粤港澳大湾区民族医药产业博览会

活动主题:振兴民族医药 服务湾区发展

2023.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同期举办: 第31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CO-LOCATED EVENT: The 31th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3


  • 民族医药特色展区

    藏药、蒙药、傣药、彝药、畬药、维药、壮药、苗药、瑶药、权威民族医药医院、中华医药老字号、民族医药专利产品、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国医大师及全国名医专家工作室、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医药学术流派、民族医药大学等;
  • 中药饮片
    药膳食疗展区

    中药饮片/饮品、民族药材、滋补养生中药材、中药保健品、养生食材、药食同源产品、食疗药膳产品、中药营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中药配方颗粒等;
  • 特色疗法
    保健产品展区

    针灸、拔罐、刮痧、精油、牵引床、熏蒸、药浴产品、膏贴、美容瘦身护肤产品及疗法、理疗、艾灸及制品、养生馆、艾灸馆、推拿针灸店、慢病调理、产后恢复、辟谷、非物质文化遗产、超声波疗法、低温疗法、压力疗法等诊疗仪及配套设备等;
  • 器械设备展区

    民族医药治疗器械、各种民族医药器具、民族医药理疗器械、民族医药养生器械、民族医药护理器械等;
  • 养生慢病管理展区

    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生活护理、老年居家用品、老年保健养生产品、老年健身产品、心血管、呼吸、糖尿病、高慢病、早期筛查、基因检测等;
  • 智慧健康产品展区

    健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健康监测、养生调理、跟踪管理、健康体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健康服务产品、健康识别系统、智能体检系统、经络健康辨识仪、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智能硬件类等。
  • 科研成果转化区

    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原型、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民族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及应用、民族医药按摩机器人、民族医药脱发再生技术、民族医药经验传承平台、民族医药医案智能采集系统、民族医药脉诊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