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大健康展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邮件订阅 ×

EME民族医药展会logo
民族医药展 现场图片

大湾区中医药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时间: 2020-07-28

来源:珠海传媒集团,作者:钟夏,摄影:李建束,原题:大湾风:大湾区中医药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都说中医是“慢郎中”,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金花清感颗粒、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等中医药,凭借着其独有的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之际,我国积极推动开展中医药抗疫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药材在一些国家供不应求,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7月28日,“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在珠海市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举行,会议围绕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果与抗疫成效展开交流讨论。本次论坛暨成果对接会,主办方阵容强大,包括粤港澳三地多个部门和企业机构。论坛期间,共发布了8项中医药成果,还有6项合作项目签约

很多人感到好奇,粤港澳大湾区是开放创新的高地,传统的中医药产业会在这里有一席之地?是的,传统的中医药产业不但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向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探索出一条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湾区路径”?咱们一起来听听有关部门和专家的看法。

推进粤港澳合作,打造中药现代产业体系

8月3日,钟南山、张伯礼等入选“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公示消息一出来,赢得了很多人点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伯礼第一时间赶赴武汉,主持第一个中医方舱医院,指导中医药全程抗疫;离开武汉,他依然奔波在抗疫一线,为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布局谋篇。

在本次对接会的主题演讲环节,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岱翰等六位中外专家就传统医学、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国际化作主题演讲。

张伯礼通过视频连线详细介绍了自己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抗疫经历,阐述了新冠肺炎病情的演变路径及中医药在其中的作用。

“中医抗疫历史悠久,在防治疫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备的理论基础。”张伯礼说,在支援湖北抗疫的80多天中,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方向推动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形成了明显的治疗特色和优势。

在圆桌论坛环节,张忠德、栗原博、潘华峰等9位专家重点围绕中医药创新与国际化发展、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教授介绍,在疫情暴发两个星期后,中医药的参与度从两成上升到九成,中医药对轻型、普通型患者的症状改善见效非常快,对于重症病人能起到很好的稳定病情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正在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表示,要切实增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走好新时代广东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

“广东的中医药文化是厚植在民间百姓的生活中,药膳同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李俊说,无论是从药品原材的产出、群众的文化基础,还是药企的生产能力以及影响力来看,广东都称得上是中医药大省。

粤澳中医药产业园

从药企数量来看,广东拥有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达170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9家。2019年全省中药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4.27亿元,利润总额79.79亿元,工业增加值160.4亿元,整体规模占全国1/10左右。

其中,广药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制药企业、全国最大中成药生产基地。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份额占全国超过30%,已出口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李俊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发展已有了深厚基础,下一步要做的便是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规则,积极整合资源,向外拓展。“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名片擦得更亮,名声打得更响,将中医药的影响力延伸到海外、造福于海外人民,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桥头堡应该去做的一件事情。”

“历经多年发展,粤港澳中医药科技合作具有一定基础,我们将从加大专项支持、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这三方面发力,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劳帜红表示。

7月2日,广东省中医药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提出要在产业振兴上下功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打造中药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推进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药制造业中心。

“现在政策的东风已经到来,三地政府基本都已达成共识,全力支持中医药产业建设,当下最关键的便是人才培养要能跟上产业发展。”张忠德说,中医并非只能生活在古代,但在制度、人才等多方面需要国家支持和统筹推进,从而更好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让中华瑰宝惠及全民健康。

珠澳携手资源共建共享,为传统中医药插上“创新之翼”

本次论坛暨成果对接会选择在珠海横琴举行,背后同样具有深意。

位于横琴新区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是2011年《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首个在此落地的项目,承担着推动粤澳产业合作和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使命。

小小的澳门,拥有我国在中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建设。一水之隔的横琴,则致力于打通中医药产业的“产学研”链条,为传统中医药插上“创新之翼”,加快走向世界。

如今,走进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科研总部大楼、GMP中试生产大楼、研发检测大楼、企业入驻载体孵化区等公共服务平台陆续投入使用,瑞莲庄(横琴)度假主题酒店、中医药科技创意博物馆等大健康产业区也在稳步推进。

粤澳中医药产业园

“经过近10年建设,目前产业园已有注册企业180家,包括广药集团等一流中医药企业,其中澳门企业近50家。”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红介绍说,产业园已成功协助内地和澳门企业的6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其中“连花清瘟胶囊”和“张权破痛油”两个产品进入当地市场销售。

2019年12月,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在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式揭牌,这是内地医疗机构首次与澳门药企合作共建的大型制剂中心,将有效发挥粤澳地区中药产业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为粤澳两地中医药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目前,产业园已引进广东省食药监局联络办公室等政府服务平台,以及全球顶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天祥集团,为入园的中医药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公共研发、弹性化生产、认证审批等一站式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国家给予澳门发展很好的条件和支持,让我们觉得澳门中医药产业大有作为,也深感责任重大。” 澳门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协会会长汪义亮说,澳门将充分利用“小地方,大平台”的作用,汇集内地有特色的中医中药产品,从葡语系国家开始普及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让中医中药更好走向世界。

“我们将用好横琴的区位及平台优势,为本次对接会上的优秀项目提供落地载体、投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中医药科技产学研深度对接。”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川表示,横琴正在积极谋划与澳门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独特又有吸引力的环境,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2023粤港澳大湾区民族医药产业博览会

活动主题:振兴民族医药 服务湾区发展

2023.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同期举办: 第31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CO-LOCATED EVENT: The 31th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3


  • 民族医药特色展区

    藏药、蒙药、傣药、彝药、畬药、维药、壮药、苗药、瑶药、权威民族医药医院、中华医药老字号、民族医药专利产品、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国医大师及全国名医专家工作室、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医药学术流派、民族医药大学等;
  • 中药饮片
    药膳食疗展区

    中药饮片/饮品、民族药材、滋补养生中药材、中药保健品、养生食材、药食同源产品、食疗药膳产品、中药营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中药配方颗粒等;
  • 特色疗法
    保健产品展区

    针灸、拔罐、刮痧、精油、牵引床、熏蒸、药浴产品、膏贴、美容瘦身护肤产品及疗法、理疗、艾灸及制品、养生馆、艾灸馆、推拿针灸店、慢病调理、产后恢复、辟谷、非物质文化遗产、超声波疗法、低温疗法、压力疗法等诊疗仪及配套设备等;
  • 器械设备展区

    民族医药治疗器械、各种民族医药器具、民族医药理疗器械、民族医药养生器械、民族医药护理器械等;
  • 养生慢病管理展区

    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生活护理、老年居家用品、老年保健养生产品、老年健身产品、心血管、呼吸、糖尿病、高慢病、早期筛查、基因检测等;
  • 智慧健康产品展区

    健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健康监测、养生调理、跟踪管理、健康体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健康服务产品、健康识别系统、智能体检系统、经络健康辨识仪、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智能硬件类等。
  • 科研成果转化区

    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原型、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民族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及应用、民族医药按摩机器人、民族医药脱发再生技术、民族医药经验传承平台、民族医药医案智能采集系统、民族医药脉诊仪等。

参展请联系

联 系 人: 汪小姐
电   话: 020-8852 1856
邮   箱: info@ihe-china.com

联 系 人: 周小姐
电   话: 18028048079

联 系 人: 陈小姐
电   话: 18926155868

联 系 人: 周小姐
电   话: 13802437628

参观请联系

联 系 人: 周小姐
电   话: 020-8758 3463
手   机: 18028016319
邮   箱: visitors@ihe-china.com

媒体合作请联系

联 系 人: 梁先生
电   话: 020-8758 1279
邮   箱: marketing@ihe-china.com

人民币收款帐户

名   称: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账   号: 7367  7130  4842
开户银行: 中国银行广州国贸大厦支行

预订酒店请联系

联 系 人: 黄小姐
固   话: 020-8362 6659
手   机: 18620621268 (微信同号)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电  话: 020-8852 1856
传  真: 020-8852 7871
地  址: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25-27号银燕大厦202单元